4月26日,中国农大学生贺敬芝(左)在指导师妹张俊娜进行苹果树疏果作业。记者耿辉摄
[人物名片]
贺敬芝:中国农业大学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专业研二年级学生,2017年入驻曲周相公庄科技小院。为了进行果树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应用,她和师妹在村里“承包”了96棵苹果树。
□记者 乔宾娟
1994年出生的贺敬芝,是如今中国农大居住在曲周8个科技小院的23名研究生之一。从2017年秋季读研前的那个暑期开始,小贺已在曲周农村生活、学习了一年多时间。“能够在农村这片广阔天地放飞科技翅膀,能够给当地农民带去帮助,是我们新一代农大人的责任与担当!”
从城市独生女到农村“果农”
贺敬芝是承德市人,她说:“因为是独生女,父母很宠爱我,上大学前几乎什么活儿也没干过。现在你看我这肤色变化,读研之前是手表下边这样白净的;去年在小院生活一年,就变成胳膊上这种颜色了;今年已经是手上这种黑色了……”取下左手腕上的手表,她指了指自己的左臂。
按照学校惯例,研究生在入学前的那个暑期,就要先到曲周,到农户家住上一个月,与住户同吃同住同劳动。得知要住到农户家里,一家人都觉得新鲜、兴奋。可等到了村里,小贺才知道根本不是设想的那么浪漫。两个同学挤在一张大床上,厕所是旱厕,再有,就是听不懂当地方言、吃不惯当地的饭食……不过没过几天,她也顾不上给父母“诉苦”了,在老师指导下,她很快投入到取土调研活动中。“取土都是一大早,小麦上都是露水,等取完土从麦田里出来时裤子都湿透了……挺受罪但也很充实。”
正式入住到相公庄科技小院以后,饭要自己做,每次做饭不是给爸爸打电话请教,就是边刷手机边学着做;出行是在当地农村十分普通的农用三轮车,驾驭着这个硕大的交通工具,每天从小院到地里去,上面放着所需工具,她们看上去比当地的农民还农民……
相公庄科技小院设立于2010年,位于一村民家旧居内。当地家家户户种有苹果树,小贺主要是利用所学知识为果农服务。“虽然我们理论知识丰富,但是并没有实践经验。”为了与村民们更好地交流种果树经验方法,也为了进行苹果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小贺与师妹张俊娜在村民家果园中开辟了示范田,“承包”了96棵苹果树,亲自打理并进行科学试验,成为一名地地道道的“果农”。
从师兄师姐身上感受精神传承
刚到相公庄科技小院时,师兄李瑞洪也在这里住。“我一来师兄就给了我好几本关于果树种植方面的书籍。”小贺说,“师兄告诉我,要更好地解决村民们提出的问题,帮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最好的途径就是多学习。至今还让我敬佩的是,师兄不光可以解决苹果树的难题,小麦、玉米、棉花等方面的问题,只要有村民问他,他也都能找到答案。”
“为了给苹果树精准施肥,我们在4排树两侧都挖了沟,再把称好的肥料一点点撒到沟里,然后埋好……那次可把我和师妹累坏了,从早一直忙到晚上八九点,第二天腰疼得都直不起来。”小贺说,实践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吃了很多苦,但每次想到前辈们的鼓励和支持,就能积极乐观面对现实。“我们年轻一代能把科技小院工作做好,就是对四十多年来‘责任、奉献、科学、为民’曲周精神的传承。”
在小院中坚定乡村振兴信念
每个科技小院院墙上都写有中国农大的校训:“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在小院的学习、生活中,在与村民密切的沟通交流中,在理论运用到实践的过程中,小贺也更深切地理解了校训的内涵。
“种苹果可不容易了。”小贺说。无论什么时间,只要你来地里,总有活儿要干。春天要除草、剪枝、施肥,等结了果还要套袋、打药,秋天还要摘苹果、卖苹果,日常每天的病害监测更不能少。
“只有感受三农之艰,才能做到解民生之多艰。亲身的体验,让我真切感受到农民的辛苦和农业现代化的迫切。如何改善农业和农村的面貌,不仅是村民们的需求,更是我们未来学习工作的方向。”贺敬芝说。
Copyright © 2019-2020 中国农业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圆明园西路2号/北京市清华东路17号 技术支持: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技术中心
Copyright © 2019-2020
中国农业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圆明园西路2号/北京市清华东路17号
技术支持: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