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6 - WHKJXY7
P. 266
我和科技小院的故事
The Stor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Backyard


料厂难以承担如此之高的生产量。于是王叔叔联合了几个可以生产这
种生物质燃料的厂家,打算共同生产共同销售来满足一些大的订单,
但是客户又对产品的质量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几个厂家之间生产的产

品之间品质参差不齐难以满足客户的要求,最终无奈只能作罢 ;而对

于一些小的客户来说,生产、雇工、运输、销售这种生物质燃料块的
成本又太高,折腾一年又赚不了几个钱。就这样,生物质燃料厂一直
处在一个比较尴尬的境地,建厂至今,成本还没有收回。

我发现王拥胜叔叔家中的工厂陷入困境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个

是没有大量且稳定的原料来源,生产这种产品需要大量的小麦秸秆,
而小麦秸秆主要来源是王庄及王庄周边田地,数量不多。同时小麦的
品种直接决定着原料的数量甚至有无。比如在我们来的这一年,因为

王庄今年种的小麦的秸秆很短。导致散落在田里的秸秆儿无法用打捆

机打成捆。所以今年生物质燃料厂只能停工,要等到明年才能继续开工,
家中自然也就没有了大部分收入。在如今为了防止倒伏而日益推行矮
化品种的大背景下,秸秆的收集利用成了一个大问题。第二个是工厂

规模问题。其实这种生物质燃料的销路很不错,很多大客户抛出橄榄

枝收购。无奈王叔家厂房规模不大。以目前条件,一年仅可生产百吨
左右,若能保证资金和原材料充足,收入还是极为可观的。而以上两
点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所以王叔说,根本问题还是资金问题。有了资金,

就能大量雇工,大量收集秸秆,再扩大规模,就能把厂子做大、做活!

王叔叔就是万万千千个农民企业家的缩影。像他这样有想法,有
能力的人还有很多,他们在积极寻求着现阶段农村发展的新方向和农
民走向富裕的新出路,但他们无一例外地都遇到了或大或小的问题,

或是匮乏资金,或是打不开销路。农村地理位置的偏僻,农民部分思

想的落后,有效资源信息难以获取等都成为农村企业发展的桎梏。


246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